(宁波小篮球如火如荼,林海摄)
随着八一男女篮退出职业联赛的消息传开,留给众多宁波人的,除了一声叹息,还有无穷无尽的回忆。
在这些回忆中,既有欢笑,也有泪水。
八一男篮从1998年来到宁波,到2005年八一女篮主场落户宁波,带给宁波人的,是一场场悬念丛生的比赛,是全场球迷的欢呼,是宁波群众性篮球运动的兴起。
鄞州区篮球协会主席鲍磊在担任区文体局副局长分管体育工作期间,长期与八一女篮的将士们共事,说起这一段经历,他还是有些激动。
“正是因为八一男篮来到宁波,后来才有八一女篮把主场放在宁波,这两支冠军球队不仅在宁波培养了大批球迷,而且带动了当地篮球运动的发展。鄞州区篮球协会就是在八一女篮来到鄞州之后成立的,后来区篮球联赛又连续举办多年,最近两年小篮球又特别火,每次比赛会有几百支球队参赛。”鲍磊感慨地说。他当选鄞州区篮球协会主席的时候,刘玉栋还亲自赶过来祝贺,老朋友相见,又是一番感慨。
作为宁波市篮球协会资深工作人员的副主席刘跃也见证了八一男篮来到宁波后,宁波群众篮球的繁荣。仅在过去5年中,市篮球协会举办五人制篮球群众比赛183场次,三人制篮球36次,参加比赛人数超过10万人次,现场观众60多万人次。篮球已成为宁波最为普及的健身活动之一。
2003年4月24日,两位新华社记者联名发表了一篇题为《篮球,宁波人之魂》的文章,深刻剖析了宁波这座东海之滨的港城与篮球、体育之间的奇妙缘分。文中写道:“很多人对宁波的认识都是通过刘玉栋、八一队来完成的。八一队所代表的篮球改变了这个城市很多……”事实的确如此。
(宁波群众篮球红红火火,周力 摄)
八一男篮的影响力走出了篮球圈。已经退休的北仑区政协原副主席袁侠在担任原文体局局长期间,2004年正是他一手引进中国女排赛事和训练基地到宁波北仑。袁侠坦承,“当年正是基于八一男篮在宁波和国内的影响力,借鉴了职业联赛的‘主场’这一说法,才在国内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女排指定主场”称号。
此后,鉴于中国女排的辉煌战绩和体育品牌,外地有城市欲出资上亿元购买“中国女排指定主场”称号,由此可见体育品牌的含金量。
(八一队球员王中光倒地争球,李岩宏 摄)
已退休的李岩宏作为《宁波日报》资深摄影记者,他见过八一男篮在宁波主场的无数个精彩瞬间,也拍下过许多极为精彩的新闻照片。其中,在2009年12月20日晚上的主场比赛中,八一队球员王中光在倒地状态下与对方球员争球的镜头被他捕捉到了,定格下来成为一张颇具张力的新闻照片。《宁波日报》的图片说明这样写道:“这一瞬间,他抢的不是篮球,而是荣誉。这一抢,体现出一名篮球运动员的职业精神,在敌强我弱的对抗中,输球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斗志,没有为荣誉而战的愿望。从这一点来看,在范斌、刘玉栋、张劲松、李楠等老将相继退役后,现今的八一队球员们的血液里传承着铁军的精神。只要这股精神在,八一男篮必将重铸辉煌。”
据说,图片见报后,引起了包括时任八一男篮主教练阿的江的关注,他特意拿着这张报纸面向全体队员做了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让八一队的作风在年轻球员当中传承下去。
(宁波机关一幼的“篮球韵律操”,视频截图)
宁波市第一机关幼儿园的体育老师吴强强曾经带领小朋友们将花式篮球玩出了精彩,因此登上了央视《出彩中国人》节目的舞台。他表示,从2009年他开始在幼儿园给小朋友做篮球兴趣班,从2013年开始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幼儿篮球大赛。“现在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几乎每个人都喜欢玩篮球,专家研究也发现,动感篮球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协调性等各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吴强强说。2016年至2018年,他们的幼儿篮球表演多次参加CBA联赛八一男篮的主场秀。
在宁波,无论是数以十万计的球迷,还是红红火火的群众篮球,或是令人侧目的幼儿篮球,都会让人看到八一队的影子。
八一队虽然走了,但影响还在。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忆八一!在宁波,这支球队留下太多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