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虽已过去多年,但对中国球迷而言,那届赛事却因山东鲁能泰山队(现山东泰山)球员的参与而别具意义。尽管中国队未能入围决赛圈,但鲁能青训体系培养的球员仍以不同方式与世界杯产生交集,成为齐鲁足球的骄傲。
一、世界杯舞台的"鲁能元素"
2018年,鲁能中场核心蒿俊闵作为国足队长虽未登上世界杯赛场,但他率领的国足在预选赛中表现抢眼。而更早从鲁能走出的王永珀、崔鹏等球员,也曾是国足冲击世界杯的关键力量。鲁能青训出品的韦世豪当时虽效力于北京国安,但其少年时代在鲁能足校的成长经历,被球迷津津乐道。
二、外援的"反哺"效应
那一年,鲁能巴西外援塔尔德利虽未入选巴西国家队,但其在联赛中单赛季18球9助攻的表现,让球迷戏称"世界杯欠他一张机票"。而比利时国脚费莱尼在2018年世界杯后加盟鲁能,用头球绝杀帮助比利时队闯入四强的画面,至今仍是鲁能更衣室的热议话题。
三、青训体系的国际视野
鲁能足校在2018年启动"世界杯青训计划",选派U15梯队赴俄罗斯观摩学习。现任泰山队主力段刘愚曾回忆:"看着莫德里奇的跑位,我们连夜做了战术分析。"这种与国际接轨的培养模式,为后来郭田雨等年轻球员的崛起埋下伏笔。
"鲁能球员或许没能站上2018年世界杯的草坪,但他们传递的足球精神,早已超越胜负。"——资深足球评论员董路
如今回望,2018年世界杯像一面镜子,既照见鲁能球员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也折射出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缩影。那些与世界杯擦肩而过的故事,反而成为激励后来者的火种。